2.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重要性及發(fā)展趨勢
由于農藥品種和用量的不斷增加,農藥作為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公眾的關注,其分析技術的提高也受到高度重視。所以,近幾年來農藥殘留分析技術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要進步。新的農藥殘留分析方法,特別是多種類型農藥的多殘留分析方法、同類型農藥的多殘留分析方法以及新的單個農藥在多種試樣中的分析方法都取得了重要進展。 農藥殘留量分析需要測定各種樣品中μ g/g、甚至年g/g量級的農藥和代謝產物及降解產物。其分析過程一般包括取樣、樣品處理(提取、凈化和衍生化)和測量,根據農藥種類和樣品基質的不同,上述各步驟的復雜性有所不同,F今由于人們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殘留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應用中,可看出有這些趨勢: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使農藥殘留檢出靈敏度進一步提高;樣品預處理工作,正向著省時、省力、廉價、減少溶劑、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微型化和自動化方向發(fā)展;定量分析方面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待測組分越來越復雜;以往在殘留分析中占絕對優(yōu)勢的氣相色譜法,已由過去以填充柱為主,發(fā)展到目前以毛細管柱為主。 在檢測技術方面, 目前已較多采用多殘留檢測技術和快速篩選檢測技術。傳統(tǒng)的農殘分析大多用來分析某一類農藥的單一成分,多殘留分析方法不僅可以用于分析同類農藥中的不同成分,而且可以分析不同種類農藥中的不同成分,前者稱為選擇性多殘留分析方法,后者稱為多類多殘留分析方法。近年來,色譜方法常用于樣品的凈化和測量,以前較多采用填充柱氣相色譜法(GC),現在則越來越多地使用毛細管氣相色譜法(GC)和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尤其在定性分析的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 中, 毛細管柱技術占絕對優(yōu)勢。電子捕獲檢測器(ECD)、火焰光度檢測器(FPD)、氮磷檢測器(NPD)是最常用的農藥殘留量分析的氣相色譜檢測器,質譜檢測器(MSD)則是最通用和靈敏的檢測器。而且各種進樣方式,如分流、不分流、冷柱上進樣技術和程序升溫汽化進樣技術都已應用于農藥殘留物分析。有關SFC應用于農藥殘留分析也在增加,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分離技術;免疫分析法(IA)尤其是酶免疫分析(EIA)的研究十分活躍,應用方面也取得較大進展。 隨著農藥殘留研究的不斷深入,農藥殘留檢測方法日趨完善,并向著簡單、快速、靈敏、多殘留、低成本、易推廣的方向發(fā)展。農藥殘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分析學科,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殘留分析技術也正在不斷更新、完善和迅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