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內蒙古農業(yè)大學校實習基地,研究人員 ,對內蒙古大青山一帶的植物種類及分布狀況進行了系統(tǒng)的了解,并親自采集植物標本進行分類鑒定及命名。并了解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長狀況。 2004年4月至2004年10月:內蒙古農業(yè)大學校實習基地,研究人員 ,在實習基地進行植物栽培,育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習。掌握其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且對苜蓿等植物的生長狀況,產量,開花結實及越冬狀況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2005年3月至2005年10月:中國農科院實習基地,研究人員 ,對不同品種苜蓿的生長狀況進行研究 2005年5月至2005年11月:內蒙古農業(yè)大學校實習基地,研究人員 ,對錫盟大草原的植物分布狀況,草地類型,植物的產量,不同放牧條件下對草原及草原產草量的影響。對植物生物量及不同深度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分析。及植物種類數量的測定。 2007年7月至2008年11月,在內蒙古赤峰市林西草原站,對20多種牧草的生產性能、生活特性及基本實驗數據收集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學習和研究,并篩選了一部分牧草進行生物轉化生物乙醇的技術研究,且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